【农业要闻】“小农业”做出“大文章”
添加时间:2017-09-23 点击量:859

       今年国庆,上海市民就可以吃到质优品佳的本地新米了。原来,上海农业部门通过调整水稻种植品种和结构,扩大了早熟品种种植面积,充分利用早熟水稻品种与东北大米上市的时间差,为上海市场首次提供“国庆”新米。这是上海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造福于百姓的一个具体例子。近几年,上海以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站位,推进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发展,以绿色、质量、效益为核心,把“小农业”做出了“大文章”。

       说到上海的农业“小”,是指农业体量很小,自然资源禀赋相对较弱,目前农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0.39%,耕地也只有280万亩。在这些基础和背景下,上海发展农业,更多地不是为了保障生产而是突出生态功能,更多地不是追求产量而是抓好品质提升。

但上海农业的市场需求量大、需求多样化。上海人口超过2400万,人口集聚对农产品需求不断增加。目前,年消耗粮食约120亿斤,蔬菜650万吨,生猪1200万头。同时,随着市民生活品质和消费能力提升,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。

       上海市农委主任张国坤介绍说,上海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坚持以绿色、质量、效益的目标导向,走产业化、规模化的发展道路,千方百计提高组织化的程度,注重资源节约、品牌培育。未来,上海农业的发展,要以绿色发展为引领,以品牌建设为抓手,以质量效益为目标,以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把增加绿色农产品供应放在突出位置,努力走产品绿色、产出******、产业融合、资源节约、环境友好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之路。

       据了解,围绕上海2040年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的总目标,落实农业专项规划。按照******要求,结合上海实际,重点建设好粮食生产功能区、蔬菜生产保护区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。建设蔬菜生产保护区在上海尤为重要。未来,在全市******基本农田范围内,将着力推进50万亩蔬菜生产保护区地块的划定工作。

       针对推进绿色生产方式,绿色发展是上海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要求,将着力做好“减、退、转、治、保”五篇文章。

       “减”,就是严格规范农业生产过程,控肥、控药、控添加剂,把过量使用的农药、化肥等农业投入品尽快减下来,提高化肥、农药利用率。“退”,就是把好生产环境******关,严格按照环保标准,淘汰落后产能,优化产业布局。对一些不达标的养殖场要坚决关停并转,把超过农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生产切实退出来。“转”,就是要把农业废弃物转化成为资源和财富,化害为利、变废为宝。通过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技术、新模式,集成节肥、节药、节水、节种等适用技术,加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,力争使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和秸秆利用率均达到95%以上。“治”,就是注重治地治水,实现种养结合,发展循环农业,把地力下降的土壤改良好,把受损的生态环境逐步修复治理好。“保”,就是要把农业发展的根基和命脉坚决保住。******基本农田、粮食生产功能区、蔬菜生产保护区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一旦划定以后,不能占,对违反者要依法进行处罚,真正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
       产业融合是上海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。今年,上海正在着力建设三个“链”:一要延伸产业链。以特色优势主导产业为支持重点,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、上中下游一体,再造农业全产业链。要把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、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建设相结合,使之做到横向拓展、纵向深化。二要提升价值链。通过发展品牌农业、高品质农业实现价值链增值。进一步加大优质农产品认证力度,增加有影响力的品牌农产品数量。三要拓展供应链。通过建立快速的农产品流通通道,改善农产品配送模式,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,提高综合效益。


请说明在中国小米网上看到的!

上一篇:沁州黄小米成山西******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
下一篇:暂无
在线客服